家庭是社会的细胞。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,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,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。家风是无言的教育,无字的典籍,无声的力量。家风正,则民风淳;家风正,则政风清;家风正,则党风端。检视历代大贤大哲,凡成就大事者,无不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。培养和传承好家风,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乃至前途命运,事关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。为了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培育好家风提供借鉴,宝鸡文明网开设《历史上的西府好家风》专题,以期通过挖掘和讲述自古以来流传在西府民间的家风故事,引领崇德向善、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。
 
     说起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家族,首推诞生在周礼之乡岐山的西周姬姓家族。姬姓家族祖孙四代人所 遵循的家风家训,如红日普照,如春风化雨,深刻地、长久地影响着中华几千年的家庭伦理关系,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遵循了三千多年的“礼乐”文化。优秀的家风 传承,不仅孕育出周文王、周武王、周公旦和召公这样的旷世栋梁,还孕育出太姜、太妊和太姒这样的好婆婆、好媳妇。毫无疑问,姬姓家族首创的家风家训教育法 则,堪称后世之典范,永远光照中华!
      据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郑鼎文先生总结,姬姓家风主要有“夫妻互爱,做好表率”“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”“母正子端,懿行垂范”“待人以宽,礼让为先”等内容。
周太王和夫人太姜:夫妻互爱 做好表率
     周太王古公亶父,本名姬亶,他带领族人从豳地迁到岐山,是周王朝的奠基人。
    史家评价,周太王此人最突出的品质就是“德”,这个“德”表现在两个方面,即对外爱民、对内爱妻。
    据《书传略说》记载,古公亶父在豳地时领导族人发展,引起了当时北方一支少数民族部落戎狄的嫉恨,戎狄多次侵扰周族边境,起初古公以为戎狄不过是想要掠夺 些财物,就给了他们。后来发现,戎狄的真实意图是想要霸占周族的土地。于是古公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——迁移。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决定,有人当面质问 他:“你不为社稷,难道就不为宗庙着想吗?”那时候的“社稷”指祭祀的土神和谷神,也就是土地。古公回答:“土地本来是为民谋利的,现在为争夺土地一旦发 生战争,民就要受苦,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;至于宗庙,不过是一个家族私有的东西,为保护私有财产而让大家搭上性命,这不公平!我不能以私害民。” >>
王季和他的子孙:父慈子孝   兄友弟恭
     在儒家经典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中,对文王和武王的孝行作了生动形象的记载。
    文王当太子的时候,每天三次到他父亲王季那里去请安。第一次是鸡叫头遍就穿好了衣服,来到父王的寝门外,问值班的内竖:“今天父王的一切都平安吧?”内竖 回答:“一切平安。”听到这样的回答,文王就满脸喜色。第二次是中午,第三次是傍晚,请安的仪节都和第一次一样。如果王季身体欠安,内竖就会向文王报告, 文王听说之后满脸忧色,连走路都不能正常迈步。王季的饮食恢复如初,文王的神态才能恢复正常。每顿饭端上来的时候,文王一定要亲自察看饭菜的冷热;每顿饭 撤下去的时候,文王一定要问吃了多少。同时交代掌厨的官员:“吃剩的饭菜没有营养,不要再端上去。”听到对方回答“是”,文王才放心地离开。文王的这些行为,被总结成为后世侍奉父母的金科玉律,在《千字文》《弟子规》中,对于儿女孝顺父母的内容,基本上没有超出这个范围。 >>
周王教子:待人以宽礼让为先
     西府人至今取名字好用“让”字,“让”,实则是周代姬姓家风的内涵!
    最典型的“让”的故事,就发生在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身上。亶父老了,按规矩由长子继位,可是亶父凭着自己带领周人从豳地来到岐山的创业经验判 断,这个王位由季历继承最合适。但祖宗的规矩不能坏,话还不能这么说。泰伯和仲雍看出这种情形,悄悄走了,他们留下的,不是一个锦衣玉食的王位,而是一份 让周兴旺发达的责任。季历没有让父兄失望,周的国力在他的手里已经强盛到让远在朝歌的朝廷开始惴惴不安。 >>
姬家的女人们与“太太”的由来
     老话说,看家,看家里的女人。一个家庭的兴衰,和女人的关系很大。
    太姜相夫教子,她的儿媳太妊秉承其良好家风,在家教方面也毫不逊色。据传,太妊还是当代流行的胎教的鼻祖。
    据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郑鼎文先生说,太妊的胎教方法不是让胎儿听读书声、音乐声,而是通过母亲的言行举止,去感染腹中的胎儿。太妊怀孕后,目不视恶色, 耳不听恶声,口不吐恶言,心不出恶念,不仅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,行走讲仪表,而且从不去嘈杂的地方。 >>
 
      以班固、马援、耿弇、窦融为代表的“班马耿窦”四大家族,是扶风历史上的四大显赫家族。这几个家族,群星闪耀,熠熠生辉。这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,折射出整个东汉王朝的兴衰沉浮。那么,这四大家族的那些代表人物,究竟在家族的基因链条里植入了哪些优秀传统呢?
班家:父子三修史 《女诫》 传后世
     班家人做事,前赴后继,咬定青山不放松,这种专一持久的品质体现在修史工作上。
     父亲班彪,是个历史学家,性格沉着稳重,才高而好述作。他发现,由于司马迁著的《史记》只记到汉武帝太初年间,之后的历史空缺而没有记载,不少非专业人士把历史事件收集到一起拼凑成书,但是大多粗野庸俗,不能够继承《史记》正典。于是班彪“采其旧事,旁贯异闻”,为《史记》“作《后传》六十五篇”,《史记后传》成为《汉书》的前奏。
     班彪 52岁去世,他的长子班固,决心继承父业,完成这部巨作。
     班固其人,据史书记载,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, 9岁时就能撰写文章,成年时已博览贯通九流百家之言。他的性格像父亲一样宽厚平和,是块修大史、干大事的好料。据说,著名经学家王充有一次碰见少年班固,对他的谈吐见识非常惊奇,不禁抚摸着班固的后背赞叹说:“此儿必记汉事!”认为班固必定会完成撰著汉代历史的重任!>>
马家:胸怀凌云志男儿当自强
    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!”
     这句掷地有声的话,出自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口中。
     马援“少有大志,诸兄奇之”。马援 12岁时父亲去世了,家境很不好。几个哥哥颇有才学曾教他学《齐诗》,希望他走贫寒子弟读书致仕这条路,但马援却不愿拘守于章句之间,就辞别兄长马况,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。谁知没等马援动身,马况便去世了。马援只得留在家中,为哥哥守孝一年。在此期间,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,对守寡的嫂嫂也非常敬重。后来马援去北地郡畜养牛羊,由于他为人仗义,不断有人从四方赶来依附他,他带着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,表面上看似牧者,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。他常对宾客们说:“大丈夫的志气,应当在穷困时更加坚定,年老时更加壮烈。” >>
耿家:将门出虎子边疆搏军功
     扶风耿氏一门出武将,其中东汉开国名将耿弇,位列东汉光武帝敕封的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。
     耿弇的父亲耿况,任边境太守,本身就是武将世家。耿弇自小随父居住,目睹父亲校场练兵,检阅骑射,所以特别喜爱军旅生活,练就了一身好本事。
     光武帝初年,他协助刘秀攻张晔,伐延岑,收上谷,定渔阳,取涿郡,平张步,败隗嚣,率兵平四十六郡,攻城三百未尝受挫折,年纪轻轻就封侯并授大将军印绶。平定齐地后,光武帝刘秀将耿弇与西汉名将韩信比较,言其所立战功比韩信更难,可见耿弇功勋之卓著。耿弇弟耿国,被光武帝封为黄门侍郎,迁升射声校尉,后封为五官中郎将。他曾向光武帝建议:联呼韩邪单于而抵御鲜卑,抗匈奴,保证了边塞的安宁。>>
窦家:几遭灭族灾 顽强延血脉
     据现居住在扶风县城关镇和法门镇的两支窦氏族人讲,扶风窦姓,是从北国五原(今内蒙古包头西北)迁来的。
     这一支窦姓,有其苦难的历史,曾经隐姓埋名一百多年,甚至被迫将窦姓改为鲜卑族姓氏;但这一支窦姓,其历史经历又是族人中最辉煌的一支。
     故事得从东汉桓帝时期说起。公元 167年,桓帝驾崩,留下了一个宦官专政的乱摊子。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后裔窦武,时任大将军,与女儿窦太后立 12岁的刘宏为帝。窦武是个清官,看到宦官卖官鬻爵,朝政日非,就与大臣陈蕃等密谋除掉宦官,不料事情泄露,宦官们先下手控制了皇帝和太后,窦武失败自杀,窦氏一门几被杀尽。雁门太守窦统为避祸乱,不得已逃到了匈奴旧境漠南一带,后来窦统的儿子窦宾 >>
     “飞黄”岂能“腾达”,“得意”更须“自律”。以法真、法正,王珪、王焘,张载、张戬为代表的三个家族,是眉县历史上的名宦大儒之家,三个家族对读书之事、国家之事和社会之事是怎么看的?答案就在家风里。
张家:四为和六有家训
     要说关中地区影响最为深远的家训,还是北宋著名哲学家、教育家、思想家、“关学”创始人“横渠先生”张载提出的“四为”和“六有”家训。
     张载生活的北宋时代,礼乐崩坏,民风民俗处于“上无学、下无礼”的乱象之中。张载认为要根治这一顽疾,首先要从教育家庭成员的基本准则做起,于是他革新性地提出了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“四为”家训,后来,这四句话也成了关学学派的宗旨。 张载的“四为”是他一生中对“天、地、人”及万物、万象最精辟的总结。意思是要努力探索天地真知,为天下百姓谋求幸福,同时要继承古圣先贤优秀的传统文化,来开创一个万世太平的社会。张载的“四为”家训,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训,而是从更高层次上确立的人生价值取向,凝聚着张载对家庭社会、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担当,其气魄之宏大,内涵之丰富,可谓前所未有。>>
法家:读书是为了知人识才
    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?是为了陶冶情操?为了以后升官发财?还是为应付眼下的考试?面对这个困扰了很多学子的问题,东汉关西大儒法真先生微微一笑,淡然回答:“都不是,读书是为了知人识才。”
     据史书记载,法真是右扶风郡郿县(今眉县金渠镇八练村)人,乃战国时期齐襄王田法章之后裔,秦灭齐国后,子孙不敢姓田,就改姓法,大约在西汉宣帝时期,法氏全族迁徙至关中定居。眉县这支法家,从东汉到三国,接连出了法雄、法真、法正祖孙三代名人。
     法家世代书香门第,重视培养子弟的读书习惯。法真少年时期对当时流传的图书典籍,无论私人家藏,还是官府收存,都设法借来研读,自己搞不懂的地方,就求教于当时的儒学名师,所以学识进步很快。法真的父亲法雄,在南郡当太守。此人不但精明强悍,擅长政事管理,在教育儿子方面也很有想法。有一次,法真想念老爸了,就从家乡眉县徒步走到南郡去看他。法雄见到儿子,首先询问他:最近都念啥书?有啥收获?法真对答如流,法雄非常满意。住了几个月,法真要回去。 >>
王家:于家尽孝 于国尽职
     官居高位,皇帝信赖有加,家族甚至还和皇帝攀上了亲,成了皇亲国戚,既然“飞黄”了,是不是该“腾达”一下了?唐初名臣王珪可不这么看!
     王珪的先祖原为南北朝时期著名世族“太原王氏”,自八世祖王冏因官职改姓乌丸氏,所以他们这一支也叫“乌丸王氏”。王珪的祖父王僧辩是南梁名将,父亲王顗做过北齐乐陵太守。北齐灭亡后王家人迁徙至关中的眉县(一说是西安)定居。
     王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,与母亲相依为命。史书上记载他性格温雅,安贫乐道,志量深沉。他的一位学识渊博的叔父曾多次向亲友夸赞:“重振王氏门庭的希望,就在这娃身上了!”
     叔父的眼光不错,王珪果然争气。他先是在隋朝开皇年间,被召入朝廷任奉礼郎。唐朝建立,被高祖征为太子李建成的幕僚,负责侍从礼仪,审核太子的奏章文书。>>
     近代陕西关中西府有句流传甚广的民谣:“岐山的郭宋家,凤翔的周郑家。”郭宋家和周郑家是明清时期岐山和凤翔两地的名门望族和商业巨擘,他们四大家族世代联姻成为亲戚,在关中地区有很大的社会影响。至今,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,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郭勋、宋兑成、周恕、郑士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乐善好施。
郭家 千里做官不为财
    千里做官为的啥?为名,为干事!郭家人说。
     岐山的郭宋两家是清代关中地区有名的富商家族,他们是怎么发家的?由于相关历史资料的匮乏,无从考证,凤翔籍学者、长安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李均宏根据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推断,岐山郭宋家应该和凤翔周郑家生意相当,都是从南方贩运货物到西北边疆做商贸生意发的家,而且是代代相传,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。
     郭家重视读书。据《郭凤楼墓志铭》记载,郭家代表人物郭勋,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,贡生出身的爷爷、父亲,希望他能不汲汲于富贵,不做膏粱子弟,通过读书入仕,成为一个有学识、有才能、有作为的人。郭勋少年时考取秀才,后来以廪贡生的身份出任河南洧川县县令。上任伊始,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为官标准:不做俗吏。 >>
周家 有钱不如有才
    “儿养穷,女养富”。明代中叶周氏家族的奠基者周恕也说过这句老话,他在告诫周氏子弟时说:“商而富不如儒而贫。”勉励子弟们,年纪轻轻别光想着挣钱,有钱不如有才,要攻读儒学,做一个有学识的人。 周家祖居地在凤翔县的周家门前,县城里周家大院是其家族在县城的府居宅院,周家崛起于明代中叶,是明清两朝凤翔县著名的名门望族,通过经商发家致富后,又重视文化教育,其家族子孙通过科举做官者络绎不绝。>>
郑家 肯吃亏方为君子
    清代关中著名学者郑士范,把自家的厅堂题名为“学吃亏堂”,意思是为了家族人际关系和睦,人人要学吃亏礼让,反对自私自利。郑家也是凤翔的著名大家族,郑士范生而敏锐,端庄老成,幼年时,生母病死,他侍奉父亲和继母,孝敬有加。相继受业于宝鸡举人强铎、汉中名儒张五伦门下。张五伦死于官,贫不能埋,士范有始有终,经办其丧,厚待其遗孤,人都称许他为“善士”;士范开办家塾,与同学朝夕讲学论道>>
宋家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
    家中富裕,我是不是就可以不劳而获、坐享其成呢?“树立正确的财富观,别作膏粱子弟!”宋家掌门人宋兑成曾这样斩钉截铁地说。
    岐山凤鸣镇的宋家,乃明清时期岐山第一乡绅。早在明代成化年间,宋家出了个进士叫宋德,当过河南温县知县、浙江道监察御史、四川佥事副使按察使,为人仁慈,但法度严明,政绩卓著;清乾隆年间,又出了进士叫宋建中。据《宋公墓志铭》记载,宋家到宋兑成这一代时,产业已经相当发达,当时关中有民谣曰:“金武功、银凤翔,不如岐山一后晌。”这“一后晌”,主要就是指宋家。宋兑成“甫成童,即知向学,自惟家世书香,耻为纨绔膏粱子”,“公不问家生业,惟乘间奋然于学,力求无愧古人。”为了静心求学,宋兑成曾在周公庙附近山中建立草屋别墅“安砚山寮”,在其中读书学习达五年多时间,后来因为家庭发生变故,不得已回到家中主持家务。 >>
     宝鸡市委宣传部 宝鸡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版权所有
联系电话:0917-2905833 投稿邮箱:baojiwmw@163.com 联系QQ:20688463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