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市委宣传部   宝鸡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   主办 中国文明网 设为首页   加入收藏
时间:2017-03-23   来源:宝鸡日报

岐山县政协主席 傅乃璋

 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树立文明乡风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,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“五位一体”总布局的重要内容。岐山作为周文化的发祥地,千百年来,生活在这块圣地上的周人后裔们,继承、创新和践行周礼优秀文化,使西岐大地处处劲吹着文明之风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全县上下深入开展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,移风易俗倡文明,破除陋习树新风,为加快建设实力岐山、品位岐山、幸福岐山凝聚起了强大的社会正能量。实践中,自己深深体会到,厚植文明乡风必须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根脉,因地制宜做到“三个融入”,才能使文明乡风成为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。

  一要找准结合点,融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文明乡风的旗帜和灵魂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是树立文明乡风的必然要求。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,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,不良社会风气的形式也多样化。要确保移风易俗形成长效机制,必须充分发挥党章党规、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功能,激浊扬清、抑恶扬善,依法依规治理,把不良风气压下去,把新风正气树起来;必须广泛发动村民,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,制定完善乡规民约,鲜明正确价值导向,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、行为有准则,用文明乡风树立起核心价值观的灯塔,照亮农村群众的文明幸福建设之路。我县凤鸣镇八角庙村在广场文化墙设置的《让大部分人先文明起来——告全体村民书》,从“仁义礼信孝”的角度,向村民讲解周礼文化,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村民摩擦少了,欢声笑语多了,村风民风有了很大转变。

  二要找准着力点,融入建设美丽乡村。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美丽乡村建设不但要有生存环境的美丽、物质生活的美丽,还要有精神追求的美丽。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深入挖掘地名文化、姓氏文化、礼仪文化、节庆文化、农耕文化、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,全方位展示乡村的人文根脉和历史风貌,植入周礼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,使群众在“乡愁”中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国家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,树立了良好社会风气,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。所以,只有将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纳入乡风文明建设规划,不断以各种系列教育活动找准文化载体,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文化,才能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,引导群众摒弃陋习、崇尚文明,用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,提升农民素质。

  三要找准支撑点,融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是树立文明乡风的重要内容。我县在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五进”活动中推出的“大礼包”,包含周礼优秀文化挂图、31个经典故事读本、三字歌谣、现代文明礼仪知识手册、周礼优秀文化标志性作品等,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。雍川镇袁家村通过深入开展民俗节庆礼仪教育,村上风气明显得到好转。袁姓的两兄弟由原来不愿赡养老人,到现在争着赡养老人,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。因此,要继续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等,尽快建成城乡分布合理、功能齐全、规划科学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。同时,要把送戏下乡、送书下乡、送展览下基层等流动文化服务形成常态,为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,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、树立文明乡风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精神基础。

责任编辑:谢蕊


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