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市委宣传部   宝鸡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   主办 中国文明网 设为首页   加入收藏
时间:2017-03-23   来源:宝鸡日报

  寒风在麟游的山峦间跌跌撞撞,令满眼的绿色越发深沉,山川秀美的本色未曾改变。九成宫镇良舍村静静地平卧在县城的西南角,守住这方神奇土地的一门。这里距县城大约 30里,秦朝时,称此距离为一舍;唐朝时,不少人感觉此地风景优美、民风良好,因此更名为良舍,一直沿用至今。日月如梭,千年已过,地名依旧,民风依旧。

  村里的老人们,坐在路边的廊亭里,眯着眼睛,望一望远处熟悉的山峦,一种“相看两不厌”的意境跃然眼前。坐在这些老人的身边,会听到滔滔不绝的本地历史,从神仙鬼怪到王侯将相,从风土人情到社会现状,末了,总会加上一句“现在日子比过去好得多”。干净的村道,整洁的村舍,穿戴讲究的村民,哪朝哪代的老百姓有这样的好日子?

  相比较平原地区而言,山村良舍还算不上特别富裕,农作物主要是靠种玉米。走进村史馆,可以领略到当地百姓世代奋斗的历程:落后的耕作农具、粗陋的生活用品、繁重的劳动场面……一件件物品承载着奋斗,一幅幅图片记录着辛苦。

  劳动创造了人类,同时给予优秀品格。进入村子,顺着宁静而弯曲的小路,闻着家家户户门前玉米仓里的香甜味儿,边走边瞧,颇感悠然的氛围中,透着些许秘密。农家小院大门上方“耕读传家”“天道酬勤”“勤俭持家”等醒目大字,在冬日的阳光下,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。这不是率性而为,是家规、家风,是民俗、民风,是这个只有 3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崇尚的信条。有几十户人家,为了更加激励后辈,在门前悬挂木质楹联,用生动的言语描述“耕读”与“道德”的含义。

  轻轻叩开几户农家小院,洁净的院落,伴随着主人家惬意的眼神,还有时隐时现的一张张质朴纯真的笑脸。“门上为啥不写财源滚滚、发家致富呢?”我有意问之。主人家多半回答“不好”二字,其余虽然闭口不答,可是接下来的话语里明显带有教训人“不懂道理”的含义。

  一位老人说,良舍人要对得起“良舍”这两个字,千年一脉,不能走样。据他讲,村里收秋有一个习惯,收完的人家会主动帮助没收完的人家,而且是老少齐上阵;一户盖房架梁,全村男女帮忙;村里道路,全靠义务清理;孝老爱亲,家家遵守……村里年年都有人被镇里或县上评为道德模范。有一家的儿媳妇,十年细心伺候瘫痪在床的阿公爸,全村人都拿她当例子教育儿孙。

  冬季农闲时节的良舍村,就如同一位因勤劳而心满意足的长者,安详中蕴含着几丝快乐,举手投足间的喜气,无须房前屋后喳喳的喜鹊作注脚。“耕读”二字在这里已成为遗传密码,无须再细说个什么子丑寅卯,可是在外人看来,他们将所谓的“耕”,化作了勤奋、辛苦、锐意进取;将所谓的“读”,理解为除了获取知识以外,还应该崇尚道德。也许,正是因为这个,令全村无一人遭受牢狱之灾。 (江风)

责任编辑:谢蕊


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